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 >  新闻报道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力量·驻村干部故事】不负青春不负村——兴安盟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混都冷嘎查第一书记李南南

2021-05-03 00:00:00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
“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再次回到农村,走进贫困户家,村民们把我当家人,我就要为他们做些实事儿。”兴安盟科右前旗混都冷嘎查驻村第一书记李南南如是说。2017年4月,“90后”检察官李南南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母亲的不心疼,爱人的不舍,亲朋好友的劝说……而这些都没能阻挡李南南到扶贫一线工作的脚步,但当他踏上混都冷嘎查的土地时,这个军营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真实的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为贫困户带来致富“商鸡”初来混都冷嘎查时,老百姓对这个年轻书记的能力充满疑问,一个城里来的年轻小伙子,能有啥能耐?村干部盼着小伙子能为村里带来改变,村民也在冷眼观察城里的小伙子能干点啥。“刚到村里时一切都不熟悉,工作队来到混都冷嘎查后第一件事就是勤入户、多走访,坐下来和老百姓交流,听听他们有啥想法。”短短一个月时间,李南南和工作队走遍了村里的301户,问遍了村里700多名老百姓,李家想养牛,张家想发展种植业,赵家想搞点庭院经济,小村的大事小情都印在了他的心里。他虚心向村干部学习扶贫业务知识,了解村情,空闲时间,他利用互联网浏览各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有机会还要到当地走走看看,在一次外出考察学习的途中,李南南和包村干部马孟良偶然发现了“宫廷黄鸡”这个品种,经过考察,他们发现“宫廷黄鸡”采食量少、成活率高、易于饲养,还具有生产性能高、肉蛋品质优良等优点,非常适合贫困户养殖。说干就干,2019年7月,在与村“两委”、贫困户沟通后,他和马孟良自掏腰包,花了17000元钱,购买了2000只鸡苗,分给村中养殖经验丰富、脱贫动力强的建档立卡户白巴雅尔图、何丁山、刘彦奎饲养,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幼鸡食用的饲料。养殖初期,李南南三天两头到他们的鸡舍查看情况,鸡舍温度、饲料配比、杀菌消毒......事无巨细,他都要一一过问查看。宫廷黄鸡的育雏期十分关键,雏鸡体弱怕凉,又胆小怕声,李南南向技术人员学习饲养经验,再耐心细致地教给贫困户,保障了存活率,让小鸡得以健康成长。“李书记,我家有十几只鸡病恹恹的,你快来看看咋办啊!”一天早上,刚刚起床的李南南接到何丁山紧急的电话,“你先把病鸡隔离出来,我现在马上去你家!”来不及吃早饭的李南南一边回复一边披着外套就出了门。来到何丁山家,李南南仔细查看病鸡状况、粪便情况和鸡舍温度,原来是前一天晚上降温,鸡舍温度不够导致的,解决好问题,李南南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李南南的关注和贫困户的精心饲养下,这批宫廷黄鸡茁壮成长,成为混都冷的致富“商鸡”。“一只鸡能卖130多块钱,鸡蛋2块钱一个,比普通的柴鸡赚得多,销路也好!我们三个去年卖了350只鸡,剩下的全部作为种鸡,又卖了2300个鸡蛋。短短几个月,我已经赚了4000块钱。只要鸡下蛋,就不愁不赚钱啦!”白巴雅尔图说。在李南南的带动下,混都冷嘎查又有十几户贫困户有意愿加入养鸡致富的行列中。“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为脱贫致富装上引擎“电子商务是现在最火的销售方式,混都冷嘎查就有电子商务的销售能人,利用好这个渠道,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南南说。驻村以来,李南南和驻村队员多次参加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会,学习销售、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带回混都冷嘎查,第一书记和队员们化身“店小二”,甚至变身成为“微商”,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宣传,想方设法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2019年年初,混都冷嘎查党支部、驻村工作队、混都冷嘎查联合益农种植专业合作召开种植南瓜动员大会,组织12户农户种植了500亩南瓜。9月,南瓜喜获丰收,“2019年混都冷嘎查试点种植南瓜亩产2000斤左右,亩产产值1200元,能比传统玉米种植亩产增收500元以上。”李南南细细地为村民们算着这笔收入账。“‘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让南瓜有了好销路,也为种植户降低了种植风险,不仅是南瓜,我们还卖了鸡蛋、鹅蛋、沙果等产品,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入村集体经济,结合地区特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南瓜粉、沙果脯、沙果酒、沙果醋、婆婆丁茶等农副产品,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促进村嘎查集体经济发展。”李南南兴奋的说。贴心书记的暖心实事担任第一书记的三年,李南南不忘初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谋福祉的使命。他与混都冷嘎查“两委”组织开展妇女草编手工艺技术培训,为妇女拓宽增收致富的空间。为解决混都冷嘎查人畜用水安全问题,他积极与帮扶单位科右前旗检察院领导沟通,协商为贫困户打了53口深水井。建档立卡户任国忠的家是安全住房B级,但外表有些破旧,李南南为他重新粉刷房子,吊棚顶,让任国忠住进了明亮如新的家。疫情期间,侯作学需要做白内障手术,李南南亲自将他送到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并一直照料着老两口的生活。徐军家的牛走丢了,李南南和所有驻村队员全员出动,找了一整天,终于在好田嘎查找回了丢失的牛。徐金彪不想上大学,李南南耐心的为他做思想工作,现在的徐金彪已经是一名大一学生,并希望在大二期间应征入伍,成为和李南南一样的军人。送生病的老人去医院、为贫困户搬运草料、帮助家里受灾的群众转移物资、抓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村民掌握草编技术,就业渠道拓宽了,新修的4.6公里水泥路连着小家与村外,新安的100盏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心,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混都冷百姓的心田。如今的混都冷嘎查,路通了,灯亮了,村庄变美了,人心更顺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李南南与驻村工作队的“战友们”并肩作战,与贫困群众携手前行,在混都冷嘎查这片热土,奉献无悔的青春。

指导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建设单位:内蒙古新闻网

0.2321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