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乡全力以赴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今年以来,海子乡坚持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精心谋划、立足实际,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长效机制,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并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全面落实“包片包村领导主抓包抓、业务指导精准把关、督查检查持续跟进”的工作模式,压紧压实包村干部、帮扶干部、村组干部工作责任,做到全乡上下一盘棋,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脱贫户、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定期开展动态管理,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分类建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重点群体动态监测台账,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逐户分析研判返贫致贫预警信息。坚持农户主动申请、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发现核查制度,对低收入人群进行定期研判并及时上报需监测对象信息,实现重点群体早发现、早帮扶。通过防返贫监测动态管理,研判确定监测对象31户,同步建立监测帮扶台账,并纳入低保范围,进一步落实了帮扶举措。定期组织驻村包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村级干部,按照“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排查的原则,紧盯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体的“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指标,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宣讲,详细了解他们在住房、饮水、出行、就医、取暖等方面的问题和诉求,用心、用情、用力协调解决村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同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讲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提高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工作满意度、认可度。海子乡紧盯脱贫户、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人群,以“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关爱服务行动,对重点人群进行定期慰问、上门理发、打扫卫生、清洗被褥、定期义诊、疏通水渠、清理庭院、亮化居住环境等服务内容,推进“关爱服务”行动走实走深。同时,对重点人群户内用火、用电安全和温暖过冬情况进行排查,并及时发放棉被、棉衣、棉鞋等重点人群温暖过冬物资,让重点人群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建设,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开展秸秆焚烧管控专项行动,秸秆回收循环利用率逐年提升。高质量开展萨托线人居环境整治,投资710万元实施廿四顷地人居环境整治续建工程,维修改造了主街道、上下水网、安装路灯等基础工程,完成廿四顷地商业一条街美化、绿化、亮化建设工程。投资285万元继续加强76个自然村的环境卫生保洁,实现“户投、村收、乡运”的全天候处理,投资73.8万元配备配套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持续开展地毯式垃圾清理行动,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以“集中歼灭+长效维护”打赢垃圾清理攻坚战,为广大村民创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聚焦主导产业示范引领,聚力产业强镇建设,打好中药材、高粱、黑小麦、甜菜、水稻、红辣椒等新品种、小杂粮、果蔬等特色种植业品牌。今年以来,种植高产玉米23.7万亩、高粱5610亩、葵花6520亩、特色种植2345亩,为颐康制药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原料供应和坚强后盾。依托廿四顷地驴肉品牌,发展壮大天益牧业肉驴、种驴养殖规模,集中养殖达1000头,年出栏3000头。依托4个千只肉羊养殖基地,肉羊规模化养殖达到6万只。依托苗六泉、左家地肉鹅养殖和金和村畜禽孵化基地,形成年出栏达4万羽以上的养殖规模。依托大沙街、小沙街、六大玺村能繁母猪、生猪养殖传统,生猪规模化养殖达7000头。依托苗六泉、东八份、左家地、壕畔村肉牛集中养殖基地,肉牛规模化养殖达2000头。依托兴地村奶山羊养殖基地,养殖奶山羊550只,年产奶量达100吨。不断促进农业提质增产,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