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锡林郭勒盟 >  新闻报道

90后“新农人”逐梦乡村振兴

2021-09-23 00:00:00 锡林郭勒日报
金秋九月,正值南瓜成熟的季节,走进太仆寺旗千斤沟镇种植大户乔亚哲的南瓜地,深绿的贝贝瓜、金黄的小南瓜,一个个浑圆饱满地横卧在藤蔓间,趁着天气晴好,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收运南瓜,现场一派丰收景象。“我今年种植了3300亩南瓜,亩产能达一吨半,预计收获5000多吨南瓜。”乔亚哲告诉记者,他的3300亩南瓜田都流转自周边村民,这里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种植南瓜的土地优势明显,“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南瓜田采取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方式,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摘,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乔亚哲嘴角上扬,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乔亚哲是太仆寺旗千斤沟镇马房子村村民,2013年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开始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作为一名90后“新农人”,他思路活泛、敢想敢干,先后种植过芹菜、胡萝卜等蔬菜,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随着市场不断扩大,2015年,他成立了蒙生农牧业有限公司,并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规模化经营,逐渐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西兰花、南瓜、马铃薯种植为核心,集科学化、规模化、特色化于一体的农业发展之路。“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搞农业不仅要把精力和心血用在生产和技术创新上,也要精准把握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拓展农产品销路。”乔亚哲介绍,去年秋天,公司开始与叮咚买菜、颐和果园等电商平台合作,积极打造太仆寺旗农产品网销品牌,一批批优质南瓜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我们种植的贝贝小南瓜,果肉粉糯,甜度较高,在市场上深受欢迎,今年南瓜大丰收,完全不愁销路问题。”乔亚哲说,去年南瓜的销售收入有一半都来自线上,今年这个比例将达到70%。为了方便发货和保证储藏质量,公司去年在山东建立了南瓜储存库房,预计11月开始,今年收获的4000吨南瓜将运往山东,这些南瓜也将通过山东这个中转站走向南方市场。3300亩南瓜地喜获丰收,乔亚哲种植的西兰花和马铃薯也是一派喜人场面。“今年种了1800多亩西兰花,7月15日采收一部分后已经销往韩国,每箱24个,大约有十万箱的发货量。”乔亚哲告诉记者,1800多亩西兰花大部分为订单销售,全部采收后将陆续发往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订单式的种植也体现在马铃薯上,乔亚哲说,今年种植的1900亩马铃薯预计能有4吨多的产量,60%将销售给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公司,剩余部分将走向市场。据了解,每年丰收季节,乔亚哲发展的种植产业可为当地300多名村民提供务工岗位,村民们主要负责采摘、分拣、称重、装袋及搬运工作,每天人均收入近200元。“继续做好农产品的品种选择、质量把控和品牌打造,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推动太仆寺旗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占市场。”谈到今后的发展,乔亚哲表示将不断提升文化素养,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让“新农人”的青春在田野闪光,用特色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指导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建设单位:内蒙古新闻网

0.2691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