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 >  新闻报道

宝石镇宝兴村:支部引领 种养结合打造县域最“牛名片”

2021-06-30 00:00:00 突泉县宝石镇
2019年入冬以来,天气日渐寒冷,宝石镇宝兴村安格斯肉牛养殖场里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41头安格斯肉牛在饲养员和技术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膘肥体壮,长势喜人。近年来,宝石镇宝兴村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实际,通过党支部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因地制宜,以为牧而种,为养而农的理念,稳步推进以安格斯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业养殖模式,逐渐走出了一条从养殖大村向养殖“明星”村转变的产业发展道路。创办养殖合作社踏上集体经济致富之路家住在宝兴村的何长海2018年被选到村上担任副主任,早些年的时候,他一直以养羊和卖羊为主。2018年,突泉县开始自主实施“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作为村上的副书记紧抓政策机遇,带领村两委创办养牛合作社。当年集体新建一个占地面积6000平育肥场,目前已投入260余万元,饲养了41头安格斯肉牛。饲养期间,每年合作社向宝兴村分红8.6万元。何长海介绍说,“安格斯”肉牛是引进的新品种,它初生量重,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油脂含量低,肉质鲜嫩,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村企合作新模式迈上科学饲养安心之路看着正在牛舍里悠闲的晒着太阳的母牛,何长海欣慰的说:别小看这两头母牛,每年下两个仔,两三个月大就能卖到一万七八块钱。2019年10月,在宝石镇党委政府协调下,合作社与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基础母牛销售合同,以单价18000元/头价格,购进39头基础母牛,同时自购2头种牛,依托京蒙帮扶资金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采用“按期分红、到期还款”的方式与突泉县碧鑫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养殖合同。这样既能带动大规模养牛的发展,也降低规模养殖的资金压力和养殖风险,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有利于村企“抱团”,在价格买卖中也更有发言权。种养结合一体化走上循环发展绿色之路“养殖行业还是污染比较大的,我们从事这行,先污染,再花钱治理这条路不合法也行不通”何长海说。为此,宝兴村两委成员内部讨论商议,外部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出资以高于市场1元/捆的价格从村民手中购买剩余的秸秆,解决了肉牛越冬度春的饲料储备难题;同时,合作社每天清理出来的牛粪和养殖垃圾又以低廉的价格回销给村民,可以作为春耕备耕的有机农家肥。“这么算下来,垃圾不仅变废为宝,同时减少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牲畜粪便污染,改善了农村环境,而且这是一个双赢的循环发展模式”何长海高兴地说道。保障脱贫促增收奔上富裕幸福小康之路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宝兴村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和党员示范作用,依托合作社发展养殖业的传统和资源优势,吸纳5户10名贫困户就业,平日里负责饲养、草料运输、圈舍修建维修等工作,薪资3000-10000元/人/年不等,按照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实实在在带动了一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合作社从成立起我就在这里打工,干着活,挣着钱,还长见识,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健壮的黑牛,每天照看它们,我自己都会念养牛经了。”胡力生说。面对更加优质、绿色的市场需求,宝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牛米春州杭盖突泉”县域名片精准定位,结合“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大力扶持和发展肉牛养殖业,目前全镇肉牛存栏9664头,为实现乡村振兴、“人均三头牛,买车又住楼”打下了坚实基础。(兴安盟突泉县宝石镇孙鹏供稿)

指导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建设单位:内蒙古新闻网

0.3329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