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话剧《红手印》有感 ——合心村驻村第一书记夏纪成
观看话剧《红手印》有感——合心村驻村第一书记夏纪成引言:中国美,农村必须美,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也是我县脱贫摘帽之年。真心感谢县委宣传部的精心安排,让我们第一书记有幸观看这场话剧。每个人观看后的感受各不相同,但恰逢其时,短短一个小时的演出对每一位基层工作者都是一次心灵触动,责任感、使命感再次增强。剧中谢书记从遥远的城市踏着风雪来到偏远落后的乡村“新佳木村”。下了列车看到和感受到的荒凉,让他“心寒”,他有些灰心,不相信自己能改变这个“村”。村民也是这样认为:上级派来的干部只是走走过场,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村民,听说他是带着20万块钱来的,他还没有到,村民在村会议室就开始为如何分这20万块钱而大吵大闹起来。然而听谢书记说这20万块钱不能分时,村民立即收起迎接时的笑脸,顷刻间走掉了,就连村主任也甩了一句“你就住在村部吧”,转身回家了。村部之前是没有住过人的,可见这20万块钱“分”和“不分”的待遇。急于干出成绩的谢书记,没有综合评估就开始盲目建渔塘。村民为了每天100元的工钱,极力的配合他,而这项工程没有得到村主任及上级的认可,也不符合整体规划,最终难以为继,劳了民也伤了财。有了这次教训,他不在盲目上项目了,经过考察和与专家论证,让村民养殖肉驴是个不错的方向。多方筹措,驴场很快建成,但麻烦也接踵而至,驴驹死亡,村民拆驴场,村民对他逐渐失去信心。他只能自学养殖技术,请教专家,终于弄清楚驴驹死亡是长途运输和水土不服等原因造成的。因为谢书记真心办事,最后也得到了村民的谅解,他也告诫村民只有渴望,才有希望,凡事没有一帆风顺的。正当他的驻村工作有所起色时,一年的第一书记任期已满,他也想调整一下开始新的生活。在这时候,领导来到他家,对他一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同时也带来了一封末尾按满“红手印”的群众挽留信。看后让他热泪盈眶,心情也从刚到村上时的“寒”立刻变成现在的“热”。他决定再返新佳木村,开明的妻子也同意了他的决定,并给予最大的支持,因为她知道那里的村民也需要这位守初心、担使命、能干事、干成事的“谢书记”。“谢书记”带着家人重返新佳木村时,受到了全村百姓的热烈欢迎。到这里故事即将结束,同时也进入了高潮,因为那像一家人一样和谐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动,剧场想起阵阵掌声……剧情的前后变化给我的触动很大,首先心理变化,谢书记从最初的“心寒”到结尾的“心热”;村民从最初的不欢迎到最后共同写信强烈挽留。这种发自内心的变化,是谢书记用真心实意赢得的认可。其次氛围变化,谢书记从最初入村时的形影相吊处处碰壁到后来的人人拥护。村民从开始的事事消极、不理智到后来的每个人都积极向上,说话办事时时充满正能量。这是谢书记用实际行动影响的结果。由此想到我们的驻村工作队这几年在脱贫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个人感想如下:一、驻村工作队给“乡村”带来了什么?我认为带来了“希望”,以前村民有的只是简单的“渴望”,很难看到“希望”,而今由于驻村工作队的常年驻村,与村“两委”的密切配合,很多事情变成了现实。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村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驻村工作队给“乡村”改变了什么?我认为改变了“观念”,“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靠、要”已不在是主流,村民内生动力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就是不能下地干活的老人,园子也侍弄得有模有样。村干部也很少有吆三喝四的,为人民服务也不再是挂在嘴边的话了。三、驻村工作队给“乡村”留下了什么?我认为留下来“信念”,这个信念就是处理事情的态度,包括村干部工作的态度,也包括村民对生活的态度。村干部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之前提高了许多,群众的满意度也在逐年上升,村民物质文明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在提高,时时刻刻充满着正能量,再也不是土的掉渣的“山里人”了。如今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乡村振兴也拉开了帷幕,我们基层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乡村谋发展是我们工作的宗旨,也是我们用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