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兰察布市 >  新闻报道

大库联乡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1-09-24 00:00:00 乡村振兴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大库联乡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要求,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坚持真心为民,真情帮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工作,以“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以及“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一切险阻,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一、基本情况大库联乡有17个村委会、120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4691户,34742人,常住人口4715户、9462人。土地总面积444平方公里,耕地18.3万亩,退耕地5.2万亩。全乡流转土地15万亩,有大型喷灌212套、12万亩,膜下滴灌3万亩。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农牧业公司22家。目前我乡共有贫困户1018户2030人,已脱贫987户1952人,已脱贫不享受政策31户78人,边缘户72户151人、监测户29户59人。其中因病致贫595户1118人,占57.2%,因残致贫103户231人,占11.8%,因学致贫29户109人,占5.6%,其他致贫原因有260户494人,占25.4%。10个重点贫困村边家村、合少营、大库联、西号、五号、杨树湾、大黑沟、康卜诺、羊场沟、曹四夭全部出列。二、主要工作2016年以来,我们持续奋斗,2019年全乡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人口963户1918人,未脱贫人口34户82人,全乡贫困发生率为0.23%。完成了人脱贫、村退出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通过1年的巩固提升,2020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全乡987户195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的。2019年识别的脱贫不稳定户29户59人和边缘户72户151人的返贫致贫风险得到解除,消除了绝对贫困。2020年9月底统计,全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1274元。各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一)责任落实1、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大库联乡成立由党委书记冯俊同志担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其他乡党委委员为副组长,脱贫攻坚站站长由乡长担任,脱贫攻坚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扶贫的副书记兼任,坚持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助推精准脱贫,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学习宣传贯彻中央、自治区、市和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村支部书记、会计、驻村工作队、乡干部、参加相关会议,宣读文件,讲解要点,剖析内涵,深刻领会会议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并且要求干部在学深悟透,结合实际上下工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具体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2、宣传教育,扶贫扶志。根据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大库联乡党委组织干部持续有效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政策宣传,加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致富意识上的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加深群众对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理解,绝大部分贫困户从思想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改变,从固有的认为国家对他们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坐等国家给予救助,逐渐转变为自己行动,主动想方设法脱贫致富,为脱贫攻坚工作解决了观念滞后的障碍。3、深入基层,攻坚克难。乡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开展遍访贫困户活动,常态化、高频率深入到各自然村,进巷入户,与农户同吃住,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乡党委书记冯俊同志2018年、2019年共计遍访贫困户696次;与驻村第一书记和部分村民促膝长谈,耐心讲解扶贫政策,面对面商讨制定脱贫计划;针对部分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办公条件落后、网络信号不稳定现状,协调相关部门为村委会维护网络,在单位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添置了必须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二)政策落实1、政策兜底方面。近年来,我乡按照“应纳尽纳、应保尽保”的原则,对全乡现有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困病致贫以及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了低保范围,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96人纳入农村低保。为172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为86名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对突发性事件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贫困户,给予临时救助,今年已救助建档立卡户431户,救助资金13万元;为16至60周岁贫困人口符合基本养老保险代缴条件的每人每年缴纳100元养老保险金,全乡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2、就业扶贫方面。2018年以来,我乡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本地人才创业就业,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带动了800余人就近就业。同时不断加大公益岗位安置力度,安置贫困户保洁员173人,每年给予每人3600元固定收入。3、生态扶贫方面。近年来,我乡不断加大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自2016年以来我乡共聘用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护林员39名,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京蒙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护林员25名,每人每年补贴4000元,为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实现稳定收入的工作岗位。4、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我乡易地扶贫搬迁144户314人,建档立卡42户93人,同步搬迁102户221人,共涉及迁出村8个,迁入区6个。5、推进“三保障”工作方面,对所有因病致贫未享受送医送药政策的230人进行再甄别,将符合政策人员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对所有常住户未交合作医疗进行动员清缴,所有人员全部交纳。对因学致贫33户进行分析研判,加大控辍保学力度,2016年发放教育补助196人次,49.5995万元,2017年发放教育补助184人次,44.643万元,2018年发放教育补助197人次,66.3315万元,2019年发放教育补助187人次,35.47万元,2020年发放教育补助244人次,63.743万元。危房改造方面。危房改造改造由建设部门鉴定的房屋5049户,鉴定为C、D级的1011户,已新建完工四类人492户,非四类人330户,维修完工四类人86户,非四类人103户。6、积极争取对口帮扶,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努力争取帮扶单位进行扶持。通过多方联系,从2015年至2020年争取到内蒙古医科大学帮扶资金及物资约819万元,从2018年至2020年争取到北京延庆帮扶资金及物资共计67.3万元,协助县财政向上争取道路建设资金1400万元,为大库联乡扶贫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7、“志”“智”双扶工作。我乡立足扶贫工作与“志”“智”双扶的有机结合,多措并举推进“志”“智”双扶工作有序开展,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一是通过制定《兴和县大库联乡“励志超市”项目的实施方案》,提高我乡村民自身素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进程。进一步加强各村委会制度建设,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依法治村水平,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提高基层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制定《大库联乡贫困户培训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全乡贫困户种养技术和务工技能,使点餐式扶贫项目发挥效益,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三是各村委会在各村交通要道等醒目位置设宣传牌、文化墙,引导村民讲诚信、守公德,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围绕“脱贫致富”主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脱贫攻坚文艺汇演、知识竞赛,不断增强脱贫信心。村民自发组织开展广场舞、扭秧歌等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三)工作落实1、项目建设方面。大库联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乡工作人员紧扣“项目攻坚”工作主题,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项目建设,2018年共实施项目15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项目1项,安全饮水类8项,道路建设类2项,投资1218.5万元。2019年共实施项目64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1项,基础设施类52项,培训类1项,投资3143.9万元。2020年共实施项目现已全部完工。其中产业项目10项,投资1377万元。技能培训项目1项,投资30万元。饮水安全工程项目19项,投资379.9万元。道路建设项目17项,投资295.8万元。2、“点餐式”扶贫方面。2016年享受点餐资金505户,50.5万元,2017年享受点餐资金587户,237.8885万元,2018年享受点餐资金577户,257.407万元,其中购牛126头,驴7头,肉羊230只,2019年享受点餐资金479户,284.455万元,其中购牛159头,驴4匹,羊887只,建设棚圈1780.5平米等。2020年享受点餐资金641户,408.64万元,其中购牛128头,羊1667头,建设棚圈5302平米。3、村集体经济方面。经过努力,我乡从2016年至今完成了17个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清零”目标。2019年全乡1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及以上。2019年增加光伏发电、大型农机具、恒温库、淀粉加工等。2020年全乡17个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773.6万元,研究制定了《大库联乡加强规范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为加强集体经济发展与支出管理提供了遵循。4、饮水安全方面。2018年共实施解决安全饮水工程项目8个,涉及7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2019年共实施解决水量工程21个,涉及29个村,解决水质问题的村28个,安装净水设备1067台。2020年共实施解决安全饮水工程项目14个,涉及9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5、道路交通建设方面。2018年已完成2条道路建设,共计3.2公里,投资240万元,完成街巷硬化1.8万平米,投资200万元。2019年道路入库项目43条,共计119.82公里。投资24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完成道路建设4公里。投资财政奖补资金1400万元,硬化道路20公里。我乡上报扶贫办急需解决的道路共37条,其中砂石路28条56公里,交通局实施道路硬化19条36.59公里,现已全部完工。2020年已完成4条道路建设,街巷硬化2条共计12000平米,通村道路建设2条共计6.1公里。6、落实“乡村具体责任”方面。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一切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脱贫攻坚。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和其它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工作站,明确乡党委副书记分管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乡村两级书记抓党建、促脱贫,以上率下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全面压实责任。制定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乡与县、村与乡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乡党委书记既挂帅、又出征带头遍访全乡贫困户,乡包村领导遍访所包村贫困户,村支部书记遍访所在村常住户,县政府派出15个单位195名帮扶干部与我乡697户贫困户结对帮扶,14个帮扶单位派出11支驻村工作队、48名驻村工作人员常年驻村与原单位脱钩开展帮扶工作。三、下一步工作措施2020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把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库联乡的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在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战果、产业延伸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重点任务上下功夫,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全乡的各项工作,争取在以下几方面见到新成效。(一)针对基础设施提升不够,产业带动不明显的问题。在促进产业升级上下功夫,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争取财政、交通、发改委等部门的项目扶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们乡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要继续巩固、发展、优化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和肉羊养殖产业。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种养良性互动上下功夫。特别要在市场信息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健全大库联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的功能,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引进龙头企业。(二)针对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还未转变的问题。继续多措并举推进“志”“智”双扶工作有序开展,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投入到产业发展上来,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帮助他们转变“等、靠、要”思想,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找寻脱贫致富的办法。(三)针对贫困户年龄结构较大,产业带动困难问题。引进一批能够提供技术要求低、工序简单就业岗位的企业,解决一批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低、身体状况差的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鼓励企业和农户按标准生产、加工、包装,保证农产品供应质量。积极适应“互联网+”的新趋势,通过电商扩大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大库联乡今后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乡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为建设繁荣富强、和谐美好的大库联乡而努力奋斗!

指导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建设单位:内蒙古新闻网

0.1483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