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兰察布市 >  新闻报道

兴和县水利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1-09-24 00:00:00 乡村振兴局
兴和县水利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在各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以民生水利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各项安排部署,深入推进水利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近年来我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有关精神,我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局属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兴和县水利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局长兼作,统一部署、协调全县水利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同时,小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年度有计划,半月一报,一月小结,半年总结。把水利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把全局职工的积极性统一到全县脱贫攻坚上来。同时,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适时地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全心身地投入到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上来,统一大家的思想,提高职工的政治站位。全局职工心往一处想,事往一处做,使全县的水利脱贫攻坚工作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在历次的脱贫攻坚检查、督查、验收、绩效考核中,得到了领导、专家的好评。二、认真履责尽责,扎实推进水利建设扶贫工程依据职责分工,水利局作为主要行业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承担着全县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确保2020年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和水质安全全覆盖。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向贫困村倾斜,扎实推进全县贫困村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根据部门工作实际,结合部门扶贫工作计划,围绕全县目标要求,采取编排施工进度计划、倒排工期,实行每天一碰头,每周一点评,每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加强施工调度,协调管理,有力有序推进涉贫工程建设。1.全力推进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和水质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局脱贫攻坚建设项目的重头戏,为此,全局上下高度重视,分管局长牵头,人饮办、水工队等相关科室共同协作。早谋划、早动手。截止目前,全县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工程共建成334处,其中:集中供水332处,分散供水2处,完成建设投资8441万元。安装净水设备4060套,完成建设投资670万元,完成京蒙对口帮扶项目17项,完成建设投资754.4万元,共计解决80789人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其中贫困村87个,贫困人口20869人。2.切实加快贫困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兴和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指导意见,全县涉农项目应向贫困地区,特别是重度贫困地倾斜的原则,我局按照行业职能,以及所涉及的业务,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3625万元。截止目前共计完成除险加固两座小型水库,新打机电井26眼,改造机电井114眼,维修分水闸三孔,扩洗干架912米,新建农桥1座,维修支渠662米,新建防洪堤887米,恢复灌溉面积27553亩。3.夯实“双包责任”,认真开展帮扶工作我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帮扶工作作为年度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选派16名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志常年驻村,与单位脱产。同时,从本局各科室抽组30名同志作为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联,帮助贫困户解决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实际问题。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直至群众满意为止。自“双包”工作开展以来,利用本局的行业特点,对团结乡兴胜村委会、黄土村村委会进行机电井配套改造,其中:为兴胜村委会新打机电井2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70亩。改造黄土村圪塄营机电井1眼,恢复灌溉面积180亩。为夭子沟村委会硬化院400平米,兴建西沟掌防洪工程175米。通过我局对帮扶点的帮联,增加了兴胜村委会和黄土村委会村集体收入,改善了夭子沟村委会的办公环境,保障了西沟掌村群众的生命和生产安全。三、水利脱贫攻坚典型经验作为脱贫攻坚的行业部门,我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中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饮水安全和水质安全是我局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16年把饮水安全内容列入“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使贫困地区的群众喝上充足的优质饮用水,全局上下齐动员,局人饮办牵头,局属各科室相互配合,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保障饮水安全工程顺利进行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我县饮水安全工程受地域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为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具体实施过程做到“两个到位”。责任到位:首先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水利、发改委、财政、卫生等部门为成员的兴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小组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并与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提供了组织保障。水利局人饮办对工程建设总负责,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在建设资金使用上设立专户,专款专用。措施到位:为规范我县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上严把“三关”。一是把好材料设备关,二是把好质量监督关,三是把好验收关。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进入下道工序,保证单元、分部工程达到合格标准。2.精心谋划、扎实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一是科学规划,提高前期工作水平。2016年以来我局通过逐乡、逐村调查摸底,掌握了全县饮水不安全和水质不安全的村户,形成台帐,逐步解决。二是形成合力,多方筹集建设资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在上级扶贫资金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分部实施,逐步提高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金,截止目前共用京蒙对口帮扶资金754.5万元,社保基金500万元。3.因地制宜,多种形式解决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工程,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水源采取不同形式的供水形式,南部山泉水比较丰富,部分地区根据情况采取截伏流供水形式。中南部地区部分采取筒井供水,中北部地区,因地域比较开阔,地下水比较丰富,采取机电井供水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供水形式,必须符合T/CHES18-2018GB5749标准。4.完善建设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根据过去我们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工程管理是关键。因此,为使我县饮水安全工程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必须明确产权。建立了乡、村委会、户三级管理制度,并制定了《兴和县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在管理上实行各村建立自来水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日常运行管理和维修。在水费收取上,以自然村为单位,制定合理的水价,专款专用,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总之,我局在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不足之处。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使我县的饮水安全工程向着良性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指导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建设单位:内蒙古新闻网

0.143067s